中湖國小山野教育社群研習講義鶯歌山林步道生態資源調查 (植物)篇 pon pon
鶯歌山林步道群<註1>,處在亞熱帶(海拔<
漢人的先祖,200多年前就來此定居<註2>、耕種、採礦。
山區林相,除了一般低海拔常見的樟、榕類植物、林下攀爬藤本植物、低矮層的蕨類植物之外,還有些人為引進及廢耕之後,保留下來的經濟植物。例如老茶樹、柑橘、油桐、香思木、竹子、民俗藥用植物等。
因開墾造成原始森林破壞,在此可以看到傷痕累累的大地,也可以看到努力自我療癒的大地,也可以看到碩果僅存的少數沒有經濟價值的巨木。
開墾或放火燒山之後造成土地裸露,先驅的芒草等植物最先進來卡位,接著喜好陽光,種子才能萌發的陽性植物,例如血桐 白匏子 野桐 構樹 刺蔥….接力進駐,這些陽性植物長高之後,喜歡半日照的中性植物,例如楠木等接著長出來,最後森林慢慢鬱閉,耐陰植物也出現了。
近幾十年來工商發達,吸引人力往都市發展,加上山區務農人口漸漸老化減少,廢耕地越來越多,走在步道上,可以發現大自然森林演替,正悄悄展開,看著這幕戲,大家心裡應該有悲也有又喜,悲的是從前人們向大地掠奪太多,對環境破壞太嚴重,喜的是現在的生態教育,已喚醒大家對環境的重視,讓森林有重現生機的機會。
藉著這次步道調查的機會,得以讓我們重新了解這片可愛的大地,還剩下哪些生態資源?思考居民該如何和生態和平相處?憑著紀錄和資料,我們才能向鄉親、學生據實以告,思考我們要如何為後代子孫,留下永續的環境?
同時藉著這次生態調查,沿著先民遺留下來的足跡,讓我們回溯前人的生活,以了解她們披荊斬棘的辛苦,表達感恩的心意
這次我們因為時間及人力嚴重限制,先做植物調查為主,希望這是拋磚引玉的開始,引起更多人的參與和重視
註1
感謝前鎮長整理出鶯歌共18條步道,供鎮民休閒健身、提供鄉土教學場地
註2
在千年古榕附近的步道旁,發現清朝乾隆46年(辛丑年)鍾氏古墓(1781)
鶯歌山區步道常見植物觀察辨識重點 2015/04~2015/06
名稱 |
別名 |
觀
察 重 點 |
科
別 |
學
名 |
備
註 |
1.煙火樹 |
星爍山茉莉 |
春季開花 幼枝方型
葉被暗紅色 小花多數 細高腳杯狀 紫紅色 先端5裂,裂片白色 |
馬鞭草科 |
Clerodendrum quadriloculare (Blanco) Merr. |
原產菲律賓 |
2.石斛蘭 |
|
1.3萼片3花瓣,2唇瓣較華麗,2側萼片長在唇瓣兩側,像鬍子ㄧ般,很有趣 2.花辦三瓣是單子葉植物的特徵 3.分春秋開花兩大類,春石斛及秋石斛 |
蘭科 樹蘭亞屬 |
|
中藥材用為 清胃火 除心煩 安精神 |
3.虎頭蘭 |
東亞蘭 |
肥大的假球莖 光線不好的環境下會<消苞> |
蘭科 |
|
|
4.四方竹 |
角竹 疣竹 |
1.
節環隆起,環生氣根,基部節環長環刺 2.
中下部節間呈四方型<上部節間近圓筒型 3. 無籜耳 籜舌 籜口繸毛 枝於每節上3枚,筍8~9月偶春季 |
禾本科 |
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 (Fenzi)
Makino |
心虛有節,外方內圓 |
5.長枝竹 |
鱟腳綠 |
1.
台灣特有種 2. 莖節長 外觀似刺竹但無刺 3. 竹型高大雜亂,其葉片細小,節間長度、直徑與枝幹高度都介於「綠竹」與「麻竹」之間。屬叢生竹。 4.
籜厚,革質,先端闊截形,外被黑褐色短毛與臘質白粉;籜舌明顯,頂端被剪狀短細毛;籜耳突出,半圓形,被旋捲狀長粗毛;籜頂葉片長三角形,內表面基部密被細毛;葉具柄,長約 0.5~ |
禾本科 |
Bambusa
dolichoclada Hayata |
編米篩 畚箕 果籠 竹筍是世界上生長最迅速的植物,有一夜長 |
6.烏腳綠 |
|
竹似綠竹 筍籜密生黑毛 |
禾本科 |
Bambusa edulis |
|
7. 包籜矢竹 |
|
1.
矢竹即箭竹,原住民打獵用之箭桿 2. 包籜矢竹因筍籜到長大成竹,都不脫落,所以叫包籜矢竹 4.稈之節上有一圈淡褐色毛茸。籜葉外面被紫褐色、扁壓狀短毛及彎曲之白色茸毛。葉下表面細脈無突起。 |
禾本科 |
包籜矢竹(Arundinaria usawai) |
1.
箭竹筍可食,福佬人稱劍筍,春季出產,雨量多則早產,雨量少則延後 2.
貓熊食物 |
8.台灣矢竹 |
|
1台灣矢竹,籜表密被棕色毛 2稈籜早落性,稈上側枝多枝簇生 3.台灣矢竹,包籜矢竹都生長在中低 海拔,玉山箭竹生長在高海拔 4.台灣矢竹屬特有種,除恆春半島外,全島低海拔山區都有分布。 |
禾本科 |
台灣矢竹 Arundinaria kunishii |
. Arundinaria kunishii Hayata 台灣矢竹 |
9竹籜說明 |
筍殼 |
|
A 籜葉(blade) , B
籜舌(ligule) ,
C籜鞘(sheath), D 籜耳 auricles
and, E &F 細毛( oral setae) |
|
|
10細梗絡石 |
|
1.
葉對生,全株具白色乳汁, 2. 莖部易發根,攀爬包絡石木而生 3.
花冠裂片五片,迴旋狀,像電風扇葉片,微香 |
夾竹桃科 |
Trachelospermum gracilipes Hook. f. |
|
11刺葉桂櫻 |
|
1.
幼年期,葉緣具銳刺,壯年期則葉緣刺不明顯 2.
樹皮黑,散布橫向皮孔 3. 葉子揉之有杏仁味 4.
白色小花秋開 5.
分布:北台灣 |
薔薇科 |
Prunus spinulosa |
墨點櫻桃葉全緣,葉背有黑色腺點。刺葉桂櫻無腺點,葉緣有刺,但都有杏仁味 |
12拎樹龍 |
拎壁龍 |
1. 莖上密生不定根 2.
果實白色 |
茜草科 |
Trachelospermum gracilipes Hook. f. |
白珠藤 風不動 |
13烏皮九芎 |
|
1.
春季開花,花白色,朝下開放 2.
樹皮灰黑色 |
安息香科 |
Styrax formosana Matsum. |
|
14魚藤 |
蕗藤 |
1.
嫩枝密被毛絨,奇數羽狀複葉,小葉對生,葉炳基部膨大 2.
嫩葉紅褐色 3.種子1~3枚 |
豆科 |
Millettia
taiwaniana |
1.
農藥 2.
毒魚 |
15台灣山桂花 |
鯽魚膽 |
1.
葉互生,波狀鋸齒緣,中肋凹下 2.
熟果白色,可食 3.
喜歡生長在半遮蔭的步道旁 4.
花小有如桂花, |
紫金牛科 |
Maesa formosana Mez |
|
16小花鼠刺 |
|
1.
小花鼠刺,初夏開花,台灣特有種 2.
鼠刺夏秋開花,兩者外形相似 |
虎耳草科 |
Itea parviflora Hemsl. |
|
17柃木 |
|
1.
柃木和凹葉柃木<濱柃木>都在春季開花 2.
柃木分布於中低海拔山區,葉先端鈍或銳,新葉暗紅色,整葉細鋸齒緣 3. 柃木種類很多,辨識要小心 |
山茶科 |
Eurya
japonica Thunb |
柃木葉片 |
18凹葉柃木 |
|
1.
凹葉柃木除了分布在低海拔山區,在海邊也常見, 2.
葉先端短銳或圓凹,葉只在上半部有明顯鋸齒緣 |
山茶科 |
Ilex emarginata Thunb. |
|
19 大頭茶 |
|
1.
葉互生,簇生枝端,先端圓或鈍,上半部疏鋸齒緣 2.
蒴果木質化,裂開後,扁平有翅的種子飛出 3.
老葉變紅再凋落,冬季開花 |
山茶科 |
Gordonia axillaris |
先驅植物 |
20森氏紅淡比 |
森氏楊桐 |
1.
葉子很像正榕但沒乳汁, 沒氣根很容易區別 2.
原種,日本人稱「木神」,為宗教祭祀聖樹<shikimi> |
山茶科 |
Cleyera japonica
Thunb. var. morii |
|
21海桐 |
七里香 |
1.
春夏開花 耐旱耐陰 抗風 2.
蒴果球形 種子紅色 3.
葉互生,簇生枝端 |
海桐科(Pittosporaceae)海桐屬(Pittosporum) |
Pittosporum
tobira |
|
22裡白楤木 |
白刺楤 |
1.
落葉喬木,頂端具有分枝 2.
葉互生,二回羽狀複葉 3.
全株散生小刺,老幹基部有瘤刺 4. 葉表綠色,葉背粉白 5.
它與「台灣楤木-刺楤」最大的區別在於台灣楤木的葉上有刺,而裡白楤木沒有。 |
五加科 |
Aralia bipinnata Blanco |
|
23台灣楤木 |
雀不踏 |
1它與「裡白楤木」最大的區別在於台灣楤木的葉上有刺,而裡白楤木沒有。 2.大型二回羽狀複葉 |
五加科 |
Aralia decaisneana
Hance |
|
24食茱萸 |
紅刺蔥 |
羽狀複葉,葉柄有銳刺。莖有瘤刺,葉片有油囊細胞,柔之有香味 |
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|
|
|
25軟毛柿 |
|
1.
除葉表外全株被黃褐色絹毛,葉互生,雌雄異株,夏季開花 2.
側脈每邊
4~6 條,斜向上方彎生,將近葉緣即逐漸隱沒 |
柿樹科 |
Diospyros eriantha Champ. ex Benth. |
木材質堅硬,為名貴黑檀木之ㄧ |
26宜梧 |
胡頹子 |
1.
枝鋸長刺 葉互生 葉背銀白 2.
冬季開花,果熟紅色,表面密布銀灰色鱗片,可食 |
胡頹子科 |
|
藥材 |
27烏桕 |
瓊仔樹 |
1.
菱形葉 2.
冬季漂亮的變葉植物 3.
樹皮灰褐色,有不規則的深縱裂紋 |
大戟科 |
Sapium sebiferum (L.) Roxb |
烏喜食其子,及老其木下黑爛成臼 |
28山漆 |
木蠟樹 |
1.山漆奇數羽狀葉複葉,互生,小葉對生,枝條折斷處有乳汁,氧化後成黑色 |
漆樹科 |
Rhus
succedanea Linn |
1.山漆汁液碰觸皮膚會發癢,又名 山賊仔 |
29賊仔樹 |
臭辣樹 |
1.
賊仔樹奇數羽狀複葉,對生,小葉也對生,且葉背略粉白,段口沒乳汁 2.
賊仔樹為陽性樹種,為半落葉喬木 |
芸香科 |
Tetradium
glabrifolium |
賊仔樹的葉片有特殊的臭味 又叫臭辣樹 |
30鳶尾 |
|
花莖外形酷似葉片,而開花,花後能著生幼株 |
鳶尾科 |
|
|
31串鼻龍 |
|
1.葉對生,三出複葉或二回三出複葉,小葉深裂 葉柄長> 花開夏季,色白,無花瓣,萼片4,<不完全花> 3.木質化的老莖,堅韌有彈性,昔做為駕馭牛隻的鼻環 |
毛茛科 |
Clematis gouriana |
|
32野牡丹 |
埔筆仔 |
小枝方形 葉有3~7條平行脈 雄蕊10枚,5長5短,花絲具關節 |
野牡丹科 |
Melastoma
candidum D. Don |
|
33野桐 |
|
野桐的葉背為黃褐色,雌雄異株 嫩葉有紅也有黃 |
大戟科 |
野桐Mallotus japonicus 白匏子Mallotus paniculatus ( |
陽性樹種 |
34白匏子 |
|
白匏子的葉背粉白色,雌雄異株或同株,但通常是異珠
|
大戟科 |
白匏子 Mallotus
paniculatus |
陽性樹種 葉背粉白 |
35燈稱花 |
崗梅 |
1. 枝幹上密布白色的氣孔如秤星 |
冬青科 |
Ilex
asprella (Hook. & Arn.)
Champ. |
山甘草 秤星花 萬點星 梅葉冬青 |
36魯花樹 |
臺灣刺柊 |
幼株全株著生銳刺,幼葉也有銳刺,葉脈兩面隆起,花期11~2月,果其1~4月,嫩葉紅色 |
大風子科 |
Scolopia
oldhamii Hance |
|
37台灣澤蘭 |
山澤蘭 |
葉對生,深3裂或3出複葉,分布極廣,高低海拔,冷熱乾濕環境接可見 多年生草本,屬於陽性植物,多生長於裸露地或岩屑地,性喜強光照射 |
菊科 |
Eupatorium formosanum
Hayata |
|
38雙花龍葵 |
紅絲線 |
花單立或成對著生,不ㄧ定雙花, 花萼杯形,具 10 枚線形齒裂 |
茄科 |
Lycianthes biflora |
十萼茄 耳鉤草 |
39酸藤 |
|
葉背粉白色,對生,葉脈及葉柄紫紅色,具酸味 木質多年生藤本 |
夾竹桃科 |
Ecdysanthera rosea Hook. & Arn |
酸葉膠藤 |
40申跋 |
由跋 |
佛焰花苞 葉片為三出複葉 喜生長於陰濕的環境 |
天南星科 |
Arisaema
arisanense Hayata |
又名小天南星 有毒 |
41大青 |
鴨公青 |
葉片葉柄 枝條都深綠色,故叫大青 |
馬鞭草科 |
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 Turcz |
|
42石葦 |
小李飛刀 |
包子囊群紅褐色,有時全面著生,有時僅限葉片上半部 |
水龍骨科 |
Pyrrosia lingua
(Thunb.) Farwell |
|
43抱樹石葦 |
抱樹龍 |
|
水龍骨科 |
Pyrrosia
adnascens (Sw.) Ching |
|
44箭葉菫菜 |
|
.箭葉菫菜的花莖比葉炳連葉深長很多 菲律賓菫菜的花莖和葉身連葉柄等長 |
.菫菜科 |
Viola betonicifolia
|
|
45腎蕨 |
|
腎蕨的羽片基部無柄,歪形呈耳狀 毛葉腎蕨,羽片基部耳狀,葉軸上有鱗片和毛 長葉腎蕨,羽片不具耳狀 |
蓧蕨科 |
Nephrolepis auriculata (L.) Trimen |
|
46細柄雙蓋蕨 |
|
纖細的柄,而且只有一回的羽狀複葉 一回羽狀複葉,頂羽片和側羽片同型,側羽片1~4對 長在林下土坡上 |
蹄蓋蕨科 |
細柄雙蓋蕨(Diplazium donianum) |
|
47烏毛蕨 |
|
|
Blechnum orientale L.) |
||
48 大頭艾納香 |
山紅鳳菜 |
葉片邊緣有銳刺 老莖木質化,淡褐色或褐色,蔓性,多分枝;蔓狀莖平滑,有縱溝,之字形曲折; |
菊科 |
Blumea
megacephala (Randeria) Chang et
Tseng |
|
49大號一枝香 |
傷寒草 鹹蝦花 |
|
菊科 |
Vernonia cinerea (L.) Less. var. cinerea |
小號一枝香是指金絲桃科的地耳草 |
50桔梗蘭 |
山管蘭 |
紫花紫果,黃雄蕊,白雌蕊,花如結梗 ,葉如蘭 |
百合科 |
桔梗蘭Dianella ensifolia |
有毒,又名老鼠砒 |
51毛連菜 |
地膽草 |
葉互生,莖下方葉片較大,總苞在花謝之後仍留在枝上 |
菊科 |
|
又名丁豎杇 |
52懸鉤子 |
|
1.
紅梅消Rubus parvifolius莖有毛及刺,葉互生,3~5出複葉,花是懸鉤子中少見的紫紅色,果較小,葉較圓 2.
刺梅Rubus taiwanianus 葉狀複葉互生,3~5小葉,頂生葉最大,葉緣重鋸齒,花白色,葉較長尖。果比紅梅消略大 3.
台灣懸鉤子,Rubus formosenis無刺,也是懸鉤子中少見的 |
薔薇科 刺莓 |
|
紅梅消 |
53鵝掌柴 |
江某 |
|
五加科 |
Schefflera octophylla |
治木薯中毒 製木屐 |
54三葉五加 |
三加皮 |
全株散生鉤刺,葉互生,三出複葉 |
五加科 |
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|
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五加皮 |
55華八仙花 |
|
1看似大形的白色花瓣4~5片,是由萼片瓣化而成的,開的是無性花,目的是吸引昆蟲來授粉 另外黃色的小花才是兩性花 2華八仙的葉片,全緣或不明顯鋸齒,狹瓣八仙花的葉片則有明顯的鋸齒緣 3.花期華八仙略早於狹瓣八仙 |
虎耳草科 |
Hydrangea chinensis Maxim. |
|
56玉葉金花 |
|
最醒目的就是那片由花苞片增大變成的白色葉狀瓣。 雌花中具有細長的二叉狀花柱,但沒有雄蕊,常具 1~2 枚大型葉狀苞片 聚撒花序預生,單性花,黃色,雌雄同株,異花;花冠漏斗形 夏季開花 |
茜草科 |
Mussaenda parviflora Matsum. |
|
|
|
|
|
|
|
58水冬瓜 |
|
花瓣淡紅色,漿果熟成白色,可食 |
獼猴桃科 |
Saurauia oldhamii Hemsl. |
|
59雞腸草 |
牛繁縷 |
菜園等空地群生 家禽青飼料 可食之野菜 |
石竹科 |
Cerastium
aquaticum L. |
|
60灰木 |
白檀 |
花期3~4月,小花多數色白,花冠五裂,盛開時很壯觀 |
灰木科 |
Symplocos
paniculata . |
|
61紅子莢蒾 |
|
|
忍冬科 |
Viburnum formosanum |
|
62野薑花 |
胡蝶薑 |
野薑花的構造 |
Hedychium coronarium Koenig |
|
|
63七日暈 |
山漆莖 |
熟果如紅色小珠,非常可愛, 誤食會中毒 |
大戟科 |
Breynia officinalis Hemsley |
紅珠子 |
64朴樹和石朴 |
沙朴 台灣朴樹 |
1.朴樹葉片粗糙如沙,故名沙朴莖皮上有明顯氣孔,冬季變黃後落葉 2.石朴與沙朴很像,惟其幾近光滑之葉面、銳尖至尾尖之葉先端可與之區別。 |
榆科 |
沙朴Celtis sinensis 石朴Celtis formosana Hayata |
1.果實當水槍子彈 2.記得順便找找捲葉象鼻蟲在不在家? |
65羅氏鹽膚木 |
埔鹽 |
「羅氏鹽膚木」是「鹽膚木」(Rhus chinensis Mill.)的變種 |
漆樹科 |
Rhus chinensis Mill. var. roxburghiana(DC.)Rehd |
排灣人的懶人柴,布農人的火藥庫 泰雅族的鹽,漢人的藥 |
66觀音竹 |
蓬萊竹 |
1. 稈幼時灰白,節間頂端密生褐色伏毛。2. 籜外面無毛,無緣毛;籜耳小,有時不明顯;籜舌扁;籜葉長三角形。 |
|
Bambusa multiplex Raeusch. var. multiplex |
植於屋宅四旁,供為防風、觀賞及綠籬用 孝順竹 |
67 雀榕 |
鳥榕 |
ㄧ年約落葉結果3次,是森林纏勒現象的主角 |
桑科榕屬 |
Ficus superba (Miq.) Miq. var. japonica Miq. |
|
68稜果榕 |
大冇榕 |
葉闊卵形至橢圓形,光滑。雌雄異株。 隱花果扁球形,表面有稜及白色斑點,熟時黃綠色。 |
桑科榕屬 |
Ficus septica Burm. f. |
|
69水同木 |
豬母乳 |
水同木和稜榕的果一個有縱稜,ㄧ個沒有稜,很容易區別 多為雌雄異株 |
桑科榕屬 |
Ficus fistulosa Reinw. ex
Blume |
|
70菲律賓榕 |
|
喬木,枝條被粗糙毛。葉薄革質或厚紙質,兩面粗糙,基部微歪斜,少數具耳狀突出,3出脈,側脈4-7對。雌雄異株 |
Ficus ampelas Burm. f |
台灣全境 |
|
71澀葉榕 |
糙葉榕 |
常綠喬木。葉厚紙質,兩面密被粗糙毛,橢圓形或長卵形,3出脈,側脈5-6對,基部明顯歪斜。雌雄異株。熟果紅色,有黃色斑點,有柄。 |
桑科榕屬 |
Ficus irisana Elmer |
分布於台灣花東地區 |
72珍珠蓮 |
風不動 |
桑科榕屬常綠攀援藤本植物 果為無花果,近無梗,直徑 |
桑科榕屬 |
Ficus sarmentosa B. Ham. ex J. E. Sm |
木連葛 |
73白肉榕 |
島榕 |
樹皮較灰白 葉閉鎖脈 |
桑科榕屬 |
Ficus virgata Reinw. ex Blume |
樹皮較白 |
74土密樹 |
土蜜樹 |
莖及葉被疏柔毛。枝條細長而柔軟,小枝有白斑<氣孔>,近青褐色;老幹青灰色有不規則縱裂及氣孔。葉背粉白,葉紙質,長橢圓形,全緣,互生,長
3- |
大戟科 |
Bridelia monoica
(Lour.) Merr. |
杜蜜樹 |
75刺杜密 |
刺土蜜 |
幹基有刺狀突起,莖則散生小刺,小枝具有凸起的皮孔,無毛。 葉對生,葉片近革質,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,基部鈍,無毛或僅在背面被疏微柔毛,邊緣反卷 |
大戟科 |
Bridelia
balansae Tutch |
|
76山櫻花 |
緋寒櫻、 |
|
薔薇科(Rosaceae) |
Prunus campanulata Maxim. |
|
77重瓣山櫻 |
重瓣緋寒櫻 |
|
薔薇科(Rosaceae) |
Prunus campanulata “Double-flowered” |
※不是八重櫻 |
78苦楝 |
|
如蘋果套網般的樹幹皮 被朱元璋詛咒過死過年的冬季落葉喬木 卑南族祭師們為喪家除穢時,會手持苦楝枝做法 |
Melia azedarach L. |
苦楝素是除蟲劑 |
|
79 昆明雞血藤 |
老荊藤 |
攀緣性灌木。小葉5-11;頂小葉卵形,長3 |
豆科 |
Millettia reticulata Benth. |
|
80木防己 |
鐵牛入石 |
攀緣性灌木。小葉5-11;頂小葉卵形,長3 |
防己科 |
Cocculus orbiculatus (L.) DC |
又名青木香 |
81頷垂豆 |
亮葉圍涎樹 |
枝條被褐毛。葉1-2 對羽片,每一羽片3-4小葉; 小葉對生或互生,橢圓形,長6 全島低海拔次生林及荒廢地。 |
|
Archidenron lucidum (Benth.) Nielsen 頷垂豆 |
小葉越末端越大 |
82香楠 |
|
香楠屬向陽性植物,在台灣的低中海拔逐漸恢復的次生林山坡上很容易找到它的小苗,這些植物將來會取代目前的樹木 香楠葉片趨近黃綠色,表面呈粉狀不發亮 |
樟科 |
Machilus zuihensis Hayata |
揉碎香楠的葉子,可聞到有一點類似電線走火似的香味 |
83紅楠 |
豬腳楠 |
冬季時花芽與葉芽,包裹在具有保護作用的芽鱗苞內,初春才挺出,嫩葉與鱗苞遠看像是一支一支的豬腳,所以又叫做豬腳楠
紅楠葉片較香楠油亮,嫩葉搓揉後有粘滑感 |
樟科 |
Machilus thunbergii |
砍伐紅楠時,會產生黏黏的液體,有點像滷豬腳的膠質,因此也有「鼻涕楠」之稱 |
84 皺桐 |
千年桐 |
|
Aleurites |
又名廣東油桐 |
|
85光桐 |
三年桐 |
|
大戟科 |
Aleurites fordii Hemsl. |
余厝步道,忠義宮附近可見 |
86 樹杞 |
白無常 |
幹在基部分枝成叢生狀,枝幹基部膨大 葉革質,側脈多數,不明顯,聯合成緣脈。 |
Ardisia sieboldii Miq |
|
|
87 山月桃 |
山月桃仔 |
圓錐花序,下方分枝較上方分枝略長,每分枝具3-7朵花 |
薑科 |
Alpinia intermedia
Gagnep. |
|